新聞中心
燃料含氫60%寬體窯,中國陶企已成功運行兩年,低碳燃燒技藝再突破
點擊次數:198 更新時間:2024-08-14

早在兩年前的2022年2月18日,由力泰陶機承建的河南中祺陶瓷巖板/大板智能生产線就已成功點火,至今運轉不停。尤為重要的是這是一條燃料含氫60%的寬體窯,內寬3.1米,目前日产3.8萬㎡。這是德力泰在低碳燃燒技藝上的又一次突破。

隨着環保要求越來越高,陶瓷産業對清潔能源的需求與日俱增。氫能作為高熱值、無毒、無碳排放的理想型清潔能源,一直為陶瓷工業節能降碳而努力的德力泰,從多年之前就開始進行氫能技藝的研制儲備。

而後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出行不便,恰好給德力泰研制人員供應了充足的時間,攻克了高氫寬體窯爐的關鍵技藝難點。

高氫寬體窯爐面臨的技藝難題主要有三點。一是在實際生产中,氫氣燃燒速度快、火焰較短,而大产量的寬體窯爐截面溫差大,兩者如何適配是一個挑戰,這就需要從燃燒器的選型和策劃入手,解決高速噴射的難題。


此外,由於氫氣燃燒火焰短,高熱量集中,會對窯爐墻體、碳化矽套等材料的壽命造成影響,因此在窯爐策劃時需要進行充分考慮。

二是氫氣非常活躍,需要解決其回火的難題;對此,德力泰引進了單向止回閥等應對部件。

三是氫氣管道的材質策劃、施工規範等,都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GB 4962-2008》氫氣使用安全技藝規程”來執行。

就在德力泰攻克高氫寬體窯爐關鍵技藝難點的同時,迎來了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我國對達成碳達峰以及碳中和表達了明確的時間節點。

2020年9月22日,我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達成碳中和。

“雙碳戰略”的鄭重宣布,不僅在國內國際社會引發巨大關註,也為跟德力泰一樣在節能降碳範圍持續深耕的高科技産業,註入了國家級的權威背書和推動力。

也正是在同一時間,河南中祺陶瓷計劃新建一條巖板/大板智能生产線,充分利用其處於含高氫燃料的氣源地優勢,攜手在氫能範圍深耕多年的力泰陶機,於2021年8月對高氫寬體窯進行了立項。

立項僅半年之後,2022年2月18日,力泰陶機承建的河南中祺陶瓷巖板/大板智能生产線點火,這是一條內寬3.1米、日产3.8萬㎡、燃料含氫60%的寬體窯,掀開了陶瓷工業高氫寬體窯的新篇章。

運行至今,由於具有能源優勢,這條高氫寬體窯在降本增效和節能減碳方面的特征非常突出。據程希如展現,目前該生产線的燃料成本比在當地使用天然氣能夠降低30%左右,顧客反饋窯爐不僅節能優勢明顯,而且产品品質好。

而在減碳方面的效果也十分顯著。按照當前的产量,高氫混合氣燒每年排碳約3.02萬噸,如果全部使用天然氣則每年需要排碳約4.1萬噸,兩相對比,這條高氫寬體窯能夠減少約26%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此外,這條生产線還搭載了力泰陶機先進的DDI4.0-A智能中控系統,對整體運行進行雲計算和彙總管理,突破時空限製,達成了對生产線的遠程監控。

以創新立足的力泰陶機,並未滿足於在高氫寬體窯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而是又一次推進了氫能窯爐的應用。因為從降碳到低碳再到零碳的技藝擴展路線和工業化實踐,是德力泰為達成“雙碳”目標的清晰規劃。


因此,在2021年12月27日,德力泰聯合佛山仙湖實驗室、歐神諾成立了“先進零碳燃燒技藝聯合創新研制中心”,並在2022年12月18日用氨氫燃料燒製出了全球首片“零碳瓷磚”,取得階段性成果。

2023年10月28日,德力泰、佛山仙湖實驗室、歐神諾、蒙娜麗莎、安清科技等五方攜手,正式宣布啟動“陶瓷板|磚量产線先進氨氫零碳燃燒技藝示範項目”,這條生产線計劃在2024年下半年迎來點火。

為了這條“氨氫零碳燃燒技藝”的量产線,五家産業都在全力發揮出各自的優勢,由於沒有可供參考和借鑒的實例,只能從零開始一步步建立氨氫燃料運輸、儲存、燃燒的技藝規程,其中的艱難過程可想而知,但可喜的是都已成功克服。

即將迎來量产的“氨氫零碳燃燒技藝示範項目”,是德力泰等五家産業着眼於未來的前瞻性布局,標誌着該技藝達成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不僅將為陶瓷工業邁向“零碳時代”奠定堅實基礎,還開辟了高溫製造業運用“新質生产力”低碳轉型的新路徑,更是為國家達成“雙碳戰略”貢獻了重要的前沿技藝幫助。

© 2016 Foshan DLT Technology Co.,Ltd. 版權所有粵ICP備17038455號 Powered By vancheer
位置:廣東省佛山市三水中心科技工業區C區25號(8F)
友誼鏈接
力泰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