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在廣東佛山組織召開了一場科技成果鑒定會,鑒定的項目共有2個,分別是由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新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新明珠建陶工業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高能效數字化雙層輥道窯”,以及由德力泰科技獨立開發的“高能效大产量發泡陶瓷隧道窯成套裝備”。
此次鑒定委員會專家包括: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曾令可、中國建材機械工業協會教授級高工王玉敏、廣東省建築材料工業協會高級工程師陳環、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張柏清、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專家委員會教授級高工苑克興、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潘利敏、江西中材新材料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孔令珂。
在鑒定會上,德力泰科技總經理管火金、技藝總監程希如、特窯總監祝守焱以及新明珠集團智能製造與能源總監李萍博士等代表研製單位參會,分別展現了項目工作報告、研究報告、經濟社會效益分析報告等內容,並逐一回答了鑒定委員會專家細致的質詢。
最後,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高能效數字化雙層輥道窯”以及“高能效大产量發泡陶瓷隧道窯成套裝備”兩大項目成果彙總技藝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高能效數字化雙層輥道窯”長度415.8m,是目前全球最長的雙層輥道窯。該項目開發了數字信息化系統,獨立可控的雙層窯結構、燃燒、比例控製系統,冷卻區自動加熱、控溫裝置,加長燃燒室等專利技藝。在能源管理、溫差控製、防止冷裂、預混燃燒、熱量回收、保溫結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具有實時數字化監控、产量大、品質高、能耗低等優點。
項目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件、實用新型專利11件、外觀策劃1件、軟件著作權1項,具有完全自主知識产權。生产750×1500mm巖板時,單位天然氣消耗小於1.5Nm3/m2,節能效果顯著。
“高能效大产量發泡陶瓷隧道窯成套裝備”項目,研制出了適合生产輕質發泡陶瓷的隧道窯、自動控製的雙窯門及低蓄熱的輕質耐火保溫結構、多層燒成結構、三層加熱控溫和冷卻裝置、自動布料、卸板的配套裝備等專利技藝,在窯壓、溫度場控製、保溫、加熱、冷卻、裝卸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具有燒成穩定、保溫好、溫差小、产量大、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
項目已獲授權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型10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产權。生产3000×1800×120(mm)發泡陶瓷板時,日产量超過了250m3/天,天然氣單位消耗小於80Nm3/m3,節能優勢明顯。
會前,德力泰科技總經理管火金帶領鑒定委員會專家參觀了實驗中心,考察了“零碳”燃料-氨燃燒試驗及各類試驗裝備、數字化智能車間和數字化展廳,與會專家對德力泰科技在研制、製造過程的基礎設施、高端裝備和軟件等方面的投入表示肯定,這些硬件和軟件,也是上述兩大項目順利研制成功的後盾和保證。
憑借“高精尖”的窯爐技藝研制能力,德力泰科技獲得高國家新技藝産業、國家、省專精特新産業、知識产權示範産業等權威認定,盡管成立僅7年多時間,卻已迅速擴張至全世界,已經在全球成功銷售400多條高溫窯爐,僅印度市場就180多條,用能力締造了極高國際知名度和美誉度,擦亮了“中國智造”的名片。
此次“高能效數字化雙層輥道窯”以及“高能效大产量發泡陶瓷隧道窯成套裝備”兩大項目,均被認定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必將激勵德力泰人持續研制,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引領全球建陶工業邁向更為綠色低碳的高品質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