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多年的产能擴張,中國建陶工業已經出現了嚴重的产能過剩,瓷磚産業之間的兩極分化更是日益嚴重,經濟“新常態”的來臨,讓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陶企生存日益艱難,國內建陶工業的产能增速也隨之日益放緩。在這樣的局面下,越來越多的中國設備産業將市場目光瞄向了海外。
長期以來,在廣大的擴展中國家,建陶产業起步晚、水平低,這使得該地區建陶产業的擴展在中國模式與意大利模式的抉擇中,選擇了前者。
與中國不同的是,擴展中國家由於建陶工業基礎薄弱,設備配套鏈嚴重缺乏,因此在對中國設備的選擇上,往往更加青睐於具有整線工程供應能力的設備商。
“大平臺、大視野、新標準”——在擴展中國家如此的市場需求下,佛山德力泰科技2016年5月應運而生,依托恒力泰的品牌與
道平臺,德力泰要打造的是中國建陶陶機智能整線裝備工程的新高度。
綠色智能與柔性化是窯爐大勢所趨
“中國窯爐全面超過意大利,在短時間內難以達成,但中國可以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窯爐創新提升之路。”德力泰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中國窯爐可以繼續保持適度的大产量,但不顧产品品質,盲目追求低成本與5萬平米以上日产能的大产量模式將逐漸被淘汰,日产量2~3萬平米將成為未來中國窯爐的主流模式;同時在高端窯爐範圍,中國窯爐擴展至今,已經具備了進軍高端市場的基礎,可以說未來的中國窯爐定位將更加多元化。
從宏觀上而言,中國窯爐未來的擴展方向一定是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勞動力使用量,提升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當前及未來,瓷磚的柔性化定製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瓷磚厚薄、大小、燒成周期長短將不再是固定模式,這對窯爐技藝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大噸位壓機生产陶瓷大板,對大板進行後期多規格切割這種模式之外,在窯爐設備上加入窯前智能儲坯系統,讓多種類型瓷磚的生产無需停窯,就可以達成無縫對接式生产,完全達成了瓷磚的柔性化定製。
在窯爐的智能化方面,首先要達成的是生产線所有設備的信息串通,讓所有信息都能及時反饋到中央控製系統,讓系統化的信息能夠被生产管理層直觀化地了解到,提升整個生产線的工作效率。
中國窯爐在擴展中國家已經取得了市場份額超過50%的成就,大部分擴展中國家對“中國製式”有着較高的認可度,未來中國窯爐在繼續提升國際化的征程上,節能降耗、設備穩定性、國際化團隊打造也成為了關鍵所在。
也正是在這樣的大勢所趨之下,2017年德力泰在窯爐的研制上,緊緊圍繞節能、智能化、柔性化大做文章。
近期以來,德力泰在印度已經成功出貨5條大板生产線,這些生产線主要與恒力泰16800噸和2萬噸壓機進行配套,产品規格為16800噸壓機壓製1.2×2.4m、2萬噸壓機壓製1.5×3m規格产品,大板生产線最大的特點就是柔性化定製,不管是1.2×2.4m規格,還是1.5×3m規格,均可以對产品進行後期切割,達成了瓷磚生产的多樣化與定製化,生产線通過更換模具的形式,還可以達成從大板生产到常規产品生产的轉換,當前大板产品仍處於市場培育期,因此德力泰窯爐在滿足顧客大板與常規規格轉产上可謂做到了極致,可以讓顧客30~40%的時間生产大板,60~70%的時間生产常規产品,且兩種類型产品生产的轉換自由度極高,解決了産業的後顧之憂。
升級“中國製式”,讓中國設備市場更廣
當前,整個建陶工業都在探討中國製造2025的話題,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就是堅持“創新驅動、品質為先、綠色擴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讓中國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毫無疑問這不僅是中國製造的目標,更是中國建陶設備的擴展目標。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中國建陶工業多年來盲目追求低成本、超大产能的“中國製式”擴展模式要在短時間內徹底扭轉為“中國製造2025”的模式,顯然是不現實的。
對中國建陶而言,當下能做的,就是適應“新常態”,從設備入手,保留“中國製式”設備定製化、陶企生产成本低、生产線产能大的諸多優點,摈棄過去不註重環保、盲目追求超大产量、自動化與智能化水平低的粗放擴展模式,即對“中國製式”進行優化升級。
當前,中國設備已經占據了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在印度、越南市場占有率更是高達80%以上,近年來窯爐在國際市場的需求量不斷萎縮,但中國設備的市場份額仍在持續提升當中,尤其是德力泰公司,自2016年5月成立、6月正式進入國際市場以來,僅僅在半年時間裏印度市場窯爐出貨量就達到了20余條,占到印度市場窯爐出口量的一半左右。
德力泰的成功,嚴格來說是優化升級版“中國製式”的成功,自誕生之日起,公司就保留了“中國製式”的優勢,摒棄了盲目追求大产能、忽視綠色環保的劣勢,設備以低能耗、产能適中、产品品質高、生产成本低的優勢深受顧客青睐。
當前,擺在中國建陶面前的問題已經日益明顯,低端定位的陶企生存日益艱難,環保升級已經成為全國性的統一政策,對陶瓷産業而言,只有大产能、低成本的生产模式顯然已經難以適應未來的市場環境,環保不達標將要面臨的是被強製關停整改甚至退出工業。
在環保問題上,很多北方产區地方政府的做法是,強行推廣天然氣,由於長期以來中國窯爐都以煤製氣作為燃料,窯爐在燒成系統與內部結構的策劃上也是以煤製氣為基礎,生产線改用天然氣之後,全部更換新的天然氣窯爐顯然不現實,如果不對窯爐結構進行改造,將會造成能耗的極大浪費,更會對陶企的生产成本帶來巨大壓力,在生产安全性上也極有可能出現問題,未來在煤製氣燃料的窯爐上如何更加節能、安全地使用天然氣將成為未來窯爐製造産業的公關課題。
打造陶機智能整線裝備工程新高度
作為恒力泰全資子公司,德力泰科技成立的初衷就是依托恒力泰的平臺,在市場一體化、渠道一體化、團隊一體化優勢下,堅持建陶設備整線化運營戰略。
在陶機整線項目中,球磨機、噴霧塔、餵料機等原料裝備屬於佛山市卓達豪機械有限公司的擴产項目,燒成裝備將由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來獨立運作,恒力泰公司本部仍將專註於成型裝備壓磚機範圍的研制生产,三家公司專註於各自範圍,獨立面對市場經營,既分工又合作,立足於裝備的自動化、智能化,共同打造陶瓷整線裝備产業鏈,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
“在設備的産業格局上,意大利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德力泰負責人表示,多年前意大利也存在着多家優秀的單一設備製造産業,但時至今日只有以薩克米、西斯特姆為代表的極少數一站式整線設備供應商存在,根本原因就在於整線裝備工程有着極大的競爭優勢,為了提升生产線各設備之間的協調性與串聯性,穩定生产,陶企更願意選擇與整線裝備工程産業合作
未來,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上,德力泰將依托恒力泰的平臺優勢,將不斷堅持智能陶機整線工程的戰略,以“大平臺、大視野、新標準”為經營理念,通過整合全球資源,紮根中國本土,立足亞洲市場,以占領全球市場製高點為己任,通過持續創新,不斷引領工業在綠色節能、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創立新標準,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將智能整線裝備工程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